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16年中國經濟4大點:經濟、降息、證券、匯率

媒體《CNNMoney》報導,有關注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一定忘不了 2015 年夏季中國股市暴跌,原因就是市場擔心中國經濟放緩速度加劇所致。另外,隨著股市大跌,投資人對於中國經濟質疑的聲浪也越來越大。

中國最近幾季 GDP 都創下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紀錄。市場預估, 2016 年 1 月將公佈的中國 2015 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就差不多是中國官方預測的 7% 上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除此之外,人民幣匯率空頭似乎正開始。中國政府也開始積極肅貪,防止經濟事項的內線交易情況。

以下為 2016 年投資人須注意的 4 大要點:

1. 中國的經濟到底有多弱?

過去飛快的經濟成長期似乎已經煙消雲散
借貸了。接受《CNNMoney》訪問的經濟學家預估,中國 2015 年 GDP 應該是 6.8% , 2016 年則會些微衰退至 6.5% 。

與過去雙位數的成長相比,中國的經濟成長真的是變慢許多,然而,中國政府與經濟學家好像都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還屬正常範圍。中國政府與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未來 5 年平均 GDP 應該落在 6.5% 左右。時至 2020 年,中國市場規模將擴大至 12 兆美元。

這樣的目標意味著要在未來 10 年內,讓中國的經濟翻倍成長。同時也代表中國製造業產值下滑之際,包括教育與旅遊等服務業的產值要快速成長。

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平衡正在
借貸轉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服務業已占整體 GDP 48% 。經濟學家表示, 2014 年製造業還占整體 GDP 43% ,而這樣的轉移將會持續進行。

2. 中國還會再降息嗎?

雖然中國 2015 年經濟發展遲緩,中國政府似乎沒有特別祭出特別大型的寬鬆貨幣政策來促進經濟。反之,中國政府推出小型促進經濟的政策,包括數次調降利率、調降存款準備率、促進基礎建設進度。此外,讓人民幣貶值也有利於商品出口產業。

中國政府預計 2016 年 3 月將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方針,不過經濟學家預估中國還是會保持既有的經濟政策。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 (Wang Tao) 表示,他們預估中國將繼續促進基礎建設的發展投資,但應該是不會有大型的經濟促進政策。但不排除 2016 年會再降息 2 次。

3. 中國資本市場能否平靜?

中國股市與其它投資領域目前都還是中國人自己投資占大多數,中國政府希望能夠增加外國投資的金額與放寬限制。但是中國股市 2015 年巨幅震盪,恐怕會讓外國投資資金
借款有所保留。

為了要穩定資本市場,中國政府採取了部分措施。中國將從 2016 年 1 月 1 日採取熔斷機制。如果中國股市主要指數上漲或下跌超過 5% ,將會暫停交易 15 分鐘。

此外,中國政府也在管控與限制私人企業上市的熱潮,近期宣布 4 個月內,暫不受理企業上市的申請。

中國預計 2016 年將連結香港與深圳股市,增加中國投資人的投資廣度與靈活度。縱使開放許多限制,專家認為如果中國要成功營造這樣的投資環境,必須要想辦法重建國內外投資人的信心。因為 2015 年滬港通的投資績效,似乎也沒讓太多投資人賺到錢。

4. 人民幣還會不會一直貶值?

截至目前為止, 2015 年人民幣兌美元已經貶值 5% 。由於中國經濟成長
借錢放緩,貿易量也下滑,分析師認為人民幣將續跌,以反應經濟現況。

有分析師認為人民幣 2016 年底將貶值至 7.50 兌 1 美元,與現在的匯率相比,大約還要再貶值 16% 。

中國想盡辦法要讓人民幣國際化。 2015 年 11 月,國際貨幣基金 (IMF) 同意在 2016 年 10 月 1 日開始,將人民幣納入一籃子貨幣 (SDR) 當中。

過去依靠政府大手操控經濟的中國,未來如果要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基金與世界認同,則要逐漸放手,讓市場經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由鑑於此,中國上週表示,未來除了關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外,也會追蹤人民幣兌全球其它國家貨幣的走勢與發展。

提供全球交易服務的公司 Swift 表示,人民幣在全球的重要性已日益提升。 2015 年 10 月,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 4 大流通的
借錢貨幣。另外,在 SDR 權重排序當中,人民幣已擠下日元與英磅,位居第 3 。 SDR 權重排序為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後危機時代金融服務業生存指南:管理複雜性

奧緯新報告指出,金融服務業報酬率如今在7%左右徘徊,相當於公用事業公司平均水準

全球管理顧問公司奧緯指出,銀行和保險公司必需專注於更有效地管理複雜性,以恢復永續獲利能力並推動企業轉型,從而在動態的後危機產業環境中生存。大型金融公司的平均報酬率從2000年初的20%跌至2013年的7%,相當於公用事業公司的報酬率水準。8家美國銀行和16家歐洲銀行指定GSIB(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報酬率自2006年起已下降70%。儘管自1988年利率高峰時期到2006年的近二十年牛市中,金融服務業的絕對利潤有所成長,但金融公司的生產力自2001年起就未見提升。

第18期年度金融服務業狀況報告審視了金融機構最關注的複雜性驅動因素:監管法規、多通路客戶互動、破碎化的體系、產品擴散和地理擴張。本報告指出,除了抬高經營成本外,這些複雜性因素還會造成運作不透明性,對決策造成不利影響,並淡化了經理在公司各部門的影響力。

有關複雜性成本的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奧緯估計,北美、歐洲和澳洲金融機構總成本的2.5%至3.5%用於達到精心制訂的新監管準則要求,這相當於大型金融公司在未來兩至三年每年承擔7億至15億美元的成本。

‧美國和歐洲銀行現在平均有五個專門負責監管風險/法規遵從的委員會,而危機前,平均有不到三個負責監管風險/法規遵從的委員會。

‧過去15年中,在全球100大企業中,金融業購併交易的平均次數超過任何其他行業,這加劇了IT的破碎化。

‧中階管理人員增加也使成本大幅上升,成為複雜性不斷增加的另一個原因。例如,美國銀行數量自1993年減少了45%,而同期員工數量則增加了15%。

報告合著者、奧緯合夥人Michael Wagner表示:「完全消除複雜性並不可行,而簡化業務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大型銀行或保險公司的業務將始終具有複雜性,涉及眾多客戶、產品、通路和員工。這也是規模經濟、風險分散化和持續全球化的要求。」

金融服務公司並不是唯一面臨廣泛複雜性挑戰的公司。本報告中重點提到了有關航空公司、能源公司和網路保險公司如何設法降低業務複雜性帶來的成本,同時利用其優勢的簡短案例研究。

對於金融服務公司,奧緯的報告提出五項能夠降低複雜性成本,同時利用其優勢的措施建議:

1.所有決策者採用通用標準作為衡量複雜性的核心金融和非金融指標,促進金融機構及其客戶的自我認識。

2.利用內部資料系統和社交媒體所生成資訊的爆炸性成長,運用先進的統計分析和分析決策文化,做出涉及日益複雜的權衡考量的戰術決策。

3.利用如人工智慧等科技的快速進步,促進核心流程自動化或標準化。

4. 將決策工作委派給最熟悉相關主題、因而掌握最全面資訊的員工。

5.建設堅實的企業文化,無需微管理也能堅守一致性行為標準。

報告合著者、奧緯合夥人Rebecca Emerson表示:「成功、高效的複雜性管理計畫需要公司各級員工的決心和毅力,高階主管在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投資人認識到,只有徹底改頭換面才能改變金融機構的命運。」